共同締造工作簡報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簡報,簡報是傳遞某方面信息的簡短的內部小報。那么你有了解過簡報嗎?下面是云范文精心整理的共同締造工作簡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共同締造工作簡報1
自“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我鎮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為目標,結合日常工作,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等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不斷優化工作方法,探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路徑。
連點為面開展環境整治
20xx年xx月xx日,xx展開環境評比工作,鎮美麗辦牽頭,鎮紀委、黨政辦,各總支參與,評比內容主要有村組環境、包組干部個人房前屋后、小組中心戶長個人房前屋后三個方面,評比采取現場查看,計分統計的形式得出最后優勝村。
為落實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實現美麗鄉村建設,每月的評比活動采用隨機抽簽的方式確定小組,以村組干部為示范,結合十戶連管政策,連點為面帶動各村村民上下共同把房前屋后掃干凈、碼整齊,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和長效機制。
上下齊心共筑防疫堡壘
20xx年xx月xx日,xx鎮開展疫情防控社會面管控巡查活動,鎮委副書記xxx帶隊,鎮派出所、市場監督管理所、規劃中隊參與聯合巡查。本次活動巡查了銀行、商超、市場、藥店、快遞點、xx中學、棋牌室等重點場所,查看了各從業人員健康碼、48小時核酸證明,同時對佩戴口罩和進入場所防疫檢查政策進行抽查,確保防疫政策落實到位。
針對鎮綜合快遞點沒有消殺記錄和從業人員核酸證明超過48小時的問題,專班對其進行了政策講解并引導其整改;針對大量人員聚集的棋牌室采取了關停驅散等政策。
疫情防控關系你我,共同締造方能阻擊,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我鎮緊密團結各方力量,變“冷政策”為“暖勸說”、變“補救問題”為“預防問題”,變“等群眾上門”為“找群眾服務”,上下齊心共管,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阻擊戰堅強堡壘。
共同締造工作簡報2
近年來,xx縣xx鎮xx村黨支部搶抓xxxx小鎮落戶該村的重大機遇,深化黨J引領,堅持村企共建,充分發動各方力量參與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走出了一條產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決策共謀,變“你和我”為“我們”
豐富協商形式。xx小鎮落戶項目啟動后,針對部分群眾存在抵觸情緒、不愿參與等情況,累計開展“三會一講”(場子會、院子會、戶主會、講身邊故事)60余場次,廣泛動員鼓勵群眾全過程參與。
充分發揮自治。在村黨支部引導下,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推選產生村級“四會一隊”(村民議事會、村莊建設理事會、衛生理事會、村級發展理事會),規范村民議事規則和程序,通過理事會征求群眾意見140余條。
堅持問題導向。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基礎上,確定以希望數字農業、非遺文化、文旅康養為特色產業,幼兒園、福利院、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文體廣場等為配套基礎設施,人居環境改善、園林綠化為規劃前提基礎。
發展共建,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房前屋后自己動手。為了順利推動項目實施,由村組干部、黨員帶頭拆除自家旱廁、危舊房或牛欄豬圈,“我是黨員我先拆”也成為最響亮的承諾。房屋拆遷征補工作啟動后,共有6名黨員率先簽訂征收補償協議,示范帶動全村148戶征遷戶10天完成協議簽訂,2周內拆除危舊房155間。
公共區域投工投料。針對入戶小道、村民廣場、池塘駁岸、公廁建設等難度較低的項目,村民無償捐贈材料,泥瓦匠、水電工、木工成立半專業施工隊伍,自愿記工記勞,節省了大量成本。
基礎設施出謀劃策。面對村莊亮化、污水管網、主干道路等建設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由華潤項目組把關,由村民代表大會遴選本村和鄰近村高素質施工隊伍,帶動老百姓增收的同時,也提振了村民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建設共管,變“靠公家”為“靠大家”
健全三級體系。進一步延伸工作觸角,構建村“黨支部+塆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體系,全村黨員戶掛牌全覆蓋,劃定黨員示范區、黨員責任崗38個,引導黨員群眾干好本職事、完成組織事、做好身邊事、管好家庭事、參與公益事。
制定三項公約。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和黨員會議,制定并頒布村規民約、黨員公約和衛生公約三項制度,建立了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村風民俗、環境衛生、鄰里關系、土地管理等方面樹立了鮮明導向。
實行“三務”公開。設置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欄并定期更新,將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向黨員群眾公開,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對公共資金使用、撥付、結算以及項目建設謀劃、決策、籌措等進行量化約束,讓管理有依據,讓項目落到實處,讓村“兩委”更有威信。
效果共評,變“旁觀者”為“參與者”
建立多元評比機制。制定《xx村環境衛生及綠化責任分區評比辦法》等村級相應考核規則,開展“五事”評比,建立事先明確評比內容與細則,事中組織華潤小鎮物業公司、本村中小學生和理事會成員、下沉農商行員工、周邊村志愿者為主的評定團隊認真評比,事后張榜公布成績的`共評機制,讓評比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公示公開評比結果。以塆組為單位,對環境衛生評比結果進行張榜公示,優勝者給予1000—2000元價值不等的生活物質獎勵,獲得差評的要求限期整改,鼓勵先進激勵后進,增強了村民榮譽感、歸屬感、責任感。
引導群眾向上向善。每年開展“好婆婆”“好媳婦”“農村好青年”“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評選活動,設立學子榜、衛士榜、壽星榜、能人榜、好人榜,以典型示范創建為抓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鼓勵村民見賢思齊,形成良好社會風氣。
成果共享,變“獨樂樂”為“眾樂樂”
公共服務人人受益。在華潤集團無償捐助的基礎上,通過整合項目資金,發動企業、群眾捐資等形式,共投入資金1.3億元,建成米蘭花酒店、希望演兵場、幼兒園、福利院、門首塘廣場、非遺文化一條街、黨群服務中心、村民活動中心、文體廣場、希望農莊等公共設施,推動村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美好環境人人受益。以“四邊四化”(在山邊、路邊、塆邊、水邊開展潔化、綠化、亮化、美化)、環境整治、廁所革命、人居環境整治等行動為抓手,著力提升人居環境,極大改善了村民生活質量和鄉村面貌。
產業發展人人受益。圍繞建好一個小鎮、培育一個產業、建成一個景區、致富一方百姓的發展目標,積極探索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通過建設米蘭花酒店、希望農莊、育苗館,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每月領取報酬2000元,年均增收近3萬元。引進xxxx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天臺野菊種植、加工;20xx年建設金銀花基地120畝,吸引周邊400余名村民打工增收,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xx年起實現逐年穩步增長,夯實了共同富裕基礎,澆灌出了共同締造的“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