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期末檢測方案經典范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云范文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期末檢測方案經典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音樂期末檢測方案1
一、檢測目的:
通過考查學生的歌曲演唱能力,考查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簡單認識的能力,從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愛國主義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情感表達能力和歌曲演唱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同時也為了能更好地發揮期末教學評價的導向作用,引導教師認真貫徹落實課標要求,規范音樂教學行為。
二、指導思想:
為了搞好學校音樂教學管理工作,提高音樂教育教學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小學音樂課程建設》指導綱要為指導,根據《小學音樂知識要點》開展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活動,規范小學音樂課,加強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考查內容:
根據以上課程任務以及學科的教學目標和本學期教學內容所涉及的'范圍,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考核,本次考察主要以歌曲演唱能力檢測為主。
四、考核標準:
1、平時成績(占60分):以學生帶書情況,上課的積極性,紀律約束,每節課的完成情況為主,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2、期末測試(占40分):采用獨唱的方式。
(1)、能夠用自然地聲音,按節奏曲調有表情的演唱。
(2)、準確的表達歌曲中的情感。
(3)、背唱歌曲的歌詞準確,節奏,音準正確。
3、分數等級:
優秀:88分—100分
良好:78分—88分
合格:60分—78分
小學音樂期末檢測方案2
為進一步推進音樂課堂教學改革和有效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激勵廣大音樂教師潛心教學研究的熱情,推動全州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進一步上升,延邊州教育局決定20xx年3月開始實行“延邊州中小學音樂學科能力培養目標與教學質量檢測實施方案”,望各縣市教育局,進修學校,普通中小學認真落實此項工作,本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修改完善。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全州中小學音樂教學常規管理,不斷規范教學行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延邊州中小學音樂學科能力培養目標與教學質量檢測實施方案。
二、能力培養目標與檢測內容
演唱、唱樂譜、演奏、中外作曲家、器樂常識。
三、目標教學要求
1、演唱:
①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演唱。
②每學期能夠背唱指定的三首歌曲。
2、唱樂譜
①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②每學期能夠背唱指定的三首樂譜。
3、演奏
①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它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②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或樂曲的'表現。
③每學期背奏指定的三首曲。
4、中外作曲家
①每周一故事。通過講故事讓學生們了解中外作曲家的國籍與代表作品。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創作精神,革命精神。
②每課時講作曲家故事時限時6分鐘以內。
5、西洋管弦樂器
①木管樂器: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
②銅管樂器:圓號、小號、長號、大號。
③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④鍵盤樂器:鋼琴、風琴、手風琴、電子琴。
⑤打擊樂器:定音鼓、木琴、三角鐵、小鼓、大鼓。
要求:能夠聽辨不同樂器的音色并說出樂器名稱。
6、中華民族樂器
①吹奏樂器:笛子、嗩吶、葫蘆絲。
②彈撥樂器:琵琶、古箏、三弦、揚琴。
③拉弦樂器:二胡、京胡、板胡。
要求:能夠聽辨不同樂器的音色并說出樂器名稱。
7、學段目標
①1、2年級只唱歌曲,3、4年級唱詞、唱譜,5~9年級唱詞,背唱樂譜。
②3、4年級看譜演奏,5~9年級背譜演奏。
③1~3年級講中國作曲家故事與代表作品。
4~6年級講外國作曲家故事與代表作品。
7~9年級綜合。
④3年級--木管樂器。4年級—銅管樂器。5年級—弦樂器。6年級—鍵盤樂器與打擊樂器。7~9年級綜合加民族樂器。
四、評價方法:
1、每學期末質量檢測滿分100分,其中唱歌、唱樂譜、演奏50分,中外作曲家為20分,器樂常識30分。根據具體情況權重可選適當調整。
2、每學期末抽不同年級,不同班級進行檢測,測評內容為“能培養目標與檢測內容”為依據。
3、測評內容及班級的測定由學校領導選定。
4、測評方式:全班學生集體演唱,演奏,問答。聽辨回答等。
五、測評要求
1、每學期末由學校組建音樂教學質量檢測組(校領導與全體音樂教師),組織檢測。
2、每學年由各縣市音樂教研員組建質量監測組,進行檢測。
3、落實責任制:
由各中小學校長,主任為學校教學質量檢測責任人。
切實抓好全州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質量的檢測及教學管理工作。各學校將每學期,每學年質量檢測結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并納入音樂教師業績檔案,作為音樂教師年度考核,獎賞的一個重要依據。
4、由各縣市音樂教研員負責,4月份進行培訓,培訓對象:各中小學主管教導主任和全體音樂教師。
小學音樂期末檢測方案3
檢測目的:為了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音樂的潛能,為了教師總結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也為了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發展。
檢測形式: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平日和期末相結合為基本原則,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
檢測內容:
1、學習態度,根據平時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參與藝術活動的情況以及音樂作業的質量等綜合評定。
2、基礎知識,現場問答對本學期音樂教材知識的掌握情況。
3、基本技能,現場展示音樂的唱、奏、表演等能力。
4、個性發展,現場展示藝術特長。
具體要求:
1、學習態度:40%
根據平日音樂課堂紀律、音樂課參與集體舞、音樂游戲等活動的具體情況打分。
2、基本知識:10%
現場問答:
(1)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
(2)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
(3)能聽演唱知道區分男聲、女聲、童聲;
(4)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5)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6)聽音樂能用線條、圖形、顏色表現情緒。
3、基本技能:50%
在背唱曲目中任選一首背唱。曲目:
《小燕子》《小雨沙沙》《牧童》《放牛歌》《讓我們手拉手》《數鴨子》《小象》《兩只小象》《小松鼠》《母雞叫咯咯》《下單啰》《云》《快樂的啰嗦》《粉刷匠》《理發師》《貓咪別淘氣》
4、個性發展:10%
有特長的同學可以選擇樂器、舞蹈、表演等自定內容展示,做為加分。
說明:
1、評價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2、項目中第一、二欄為平日成績,第三欄為期末成績,總平分根據平日成績、期末成績作綜合評定。
3、本評價總分為110分,“個性發展”作為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