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文書 > 答辯狀

房屋合同答辯狀

時間:2025-07-28 19:43:23 答辯狀

關于房屋合同答辯狀

  導語:答辯狀是指案件中的被告或被上訴人針對原告的起訴或上訴人的上訴予以答復和辯駁的法律文書。下面是云范文收集的關于房屋合同答辯狀,歡迎閱讀。

關于房屋合同答辯狀

房屋合同答辯狀1

  答辯人(原審原告):××,××,漢族,19××年××月××日生,住所地:××省××市××鎮(zhèn),公民身份號碼:××,電話:××

  被答辯人(原審被告):××市××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市××路,法定代表人:××,電話:××

  原審被告:××市××房地產(chǎn)公司,住所地:××市××鎮(zhèn),法定代表人:××

  原審第三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行,住所地:××市××鎮(zhèn)

  因被答辯人××市××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不服××市人民法院于20××年××月××日作出的(20××)××一法民一初字第××號民事判決書,答辯人認為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現(xiàn)依據(jù)事實和法律,提出具體答辯意見如下:

  一、雙方交易的真實意思表示為購買《商品房買賣合同》附件一“房屋平面圖”標明的××號房(偏東側(cè))

  第一,答辯人在被答辯人售樓現(xiàn)場根本沒有見到答辯人提交給法庭的施工總平面定位圖、施工圖、建筑方案設計圖冊以及房

  產(chǎn)面積測繪成果報告書,被答辯人不能以這些圖紙作為抗辯的依據(jù);第二,答辯人交易的真實意思是購賣××號房(偏東側(cè)),售樓員的介紹解答也都是圍繞這套房而展開的,自始至終,答辯人想購買的房屋都是該××號房(偏東側(cè));第三,《認購書》也清楚顯示答辯人欲購買的房產(chǎn)是××棟××號房,退一步講,《認購書》第××條第××款明確約定“雙方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本認購書自動失效”,在雙方簽訂正式購房合同后,該《認購書》已經(jīng)自動失效了,被答辯人以《認購書》作為抗辯理由明顯是不成立的;第四,《商品房買賣合同》的附件一“房屋平面圖”已經(jīng)明確了作為合同標的物的商品房(××棟××號房)的位臵、朝向、房屋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及各房間大小等重要信息,答辯人和被答辯人雙方都對該房屋平面圖簽名、蓋章進行了確認,由此也可以確知,雙方交易的真實意思是購買××房(偏東側(cè));第五,如果真如被答辯人所稱“雙方交易的真實意思表示為購買××棟××號(偏西側(cè))”,答辯人肯定不會在“房屋平面圖”上簽名確認,也肯定會要求被答辯人更換圖紙的;第六,被答辯人主張“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是購買××棟××號房(偏西側(cè))”,但是其提交的證據(jù)中沒有任何證據(jù)能夠證明該事實。上以種種情況都足以說明:被答辯人上訴稱“雙方交易的真實意思表示為購買××棟××號(偏西側(cè))”(即××號房)是沒有事實依據(jù)的,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為購買《商品房買賣合同》附件一“房屋平面圖”標明的××號房(偏東側(cè))。

  二、 被答辯人存在預期違約行為

  被答辯人擅自將答辯人購買的商品房裝修為樣板房,其行為已經(jīng)構(gòu)成預期違約。答辯人與被答辯人雙方之間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合法有效,在答辯人已經(jīng)依約履行合同義務的情況下,被答辯人理應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自身的義務。被答辯人應嚴格按照該平面圖的.規(guī)定,向答辯人交付合同標的物××棟××號。被答辯人擅自將作為合同標的物的商品房裝修作樣板房,在答辯人多次要求下,都不采取措施恢復標的物的原狀,且被答辯人已經(jīng)向答辯人明確表示不會履行雙方之間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由此可見,被答辯人已以其行為表明不能向答辯人履行交付合同約定的房屋的義務,其行為已經(jīng)構(gòu)成預期違約。在被答辯人預期違約的情況下,答辯人可以要求解除與被答辯人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并要求被答辯人退還房款及承擔違約責任。

  三、 答辯人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

  答辯人與被答辯人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合同附件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是合法有效的。合同附件的房屋平面圖顯示,答辯人所購買的××棟××號房在圖紙的右邊,但是被答辯人擅自將該房屋裝修為樣板房,因而,被答辯人已經(jīng)無法按合同約定把毛坯的××號房交付答辯人,答辯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xiàn)。

  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我們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為購買《商品房買賣合同》附件一“房屋平面圖”標明的××號房(偏東側(cè)),被答辯人擅自將合同約定售與答辯人的房屋裝修成樣板房,已經(jīng)無法按合同的約定將毛坯房交付答辯人,被答辯人的行為屬于預期違約,其行為致使答辯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xiàn),因此,雙方的合同應當解除,被答辯人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應法律正確,請貴院予以維持,維護答辯人的合法權(quán)益。

  此致

  ××市中級人民法院

  答辯人:

  二零××年××月××日

房屋合同答辯狀2

  答辯人:陳ⅹⅹ,女,1969年10月18日出生,漢族,住ⅹⅹ縣ⅹⅹ鎮(zhèn)ⅹⅹ路ⅹⅹ號。

  被答辯人:熊ⅹⅹ,男,1955年8月30日出生,漢族,住ⅹⅹ縣ⅹⅹ鎮(zhèn)ⅹⅹ路ⅹⅹ號。

  因熊ⅹⅹ訴陳ⅹⅹ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現(xiàn)答辯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針對被答辯人的訴訟請求和陳述的事實提出答辯意見如下:

  一、被答辯人請求法院判決答辯人全面履行合同于法無據(jù)。

  買賣合同第七條明確約定:“若出賣人翻悔,出賣人須退還買受人所交的定金(即人民幣肆拾萬元整)并賠償買受人的損失人民幣(貳拾萬元整);若買受人翻悔,則出賣人只退還買受人所交給出賣人的貳拾萬元整定金,且此協(xié)議解除。”

  對于該條該項之約定,答辯人認為至少說明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買賣雙方在訂立合同之時,已經(jīng)預見到了可能存在一方翻悔(即違約)的情況,并且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翻悔的情況下怎么處理,該規(guī)定實際上屬于違約處理條款,那么,根據(jù)意思自治,當一方違約時,該違約條款應當優(yōu)先適用,另一方也只能選擇適用該約定,即只能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否則違約條款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因此,被答辯人要求法院判決答辯人全面履行合同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jù)。

  第二,根據(jù)該條款之約定,一方違約,承擔違約責任后,合同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有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在上述條款中,買賣雙方明確約定如果一方翻悔的,承擔違約責任后,合同解除,也就是說買賣雙方均有以承擔違約責任為條件來解除合同的權(quán)利,因此買受人要求法院判決出賣人強制履行合同義務而不是要求承擔違約責任的訴訟請求沒有合同依據(jù),并且判決強制履行難以執(zhí)行,因此請求法院依法予以駁回。

  第三,買賣合同把定金和違約金合并在一起加以約定,如果出賣人違約,須退還買受人所交的定金并賠償損失貳拾萬元,對于定金,是要求退還而不是要求雙倍返還,即退還后賠償貳拾萬元損失即可,通過約定放棄了定金罰則;如果買受人違約,出賣人退還買受人貳拾萬元,對于這貳拾萬元我們認為就是違約金,因為如果適用定金罰則,則是肆拾萬元(即要雙倍返還定金)。可見,既然買受人違約承擔貳拾萬元違約責任,那么出賣人違約也只能承擔貳拾萬元違約責任,雙方之間承擔的違約責任的大小和程度才是一致的,再根據(jù)權(quán)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答辯人認為,在本案中,當事人之間通過明確具體的約定選擇了違約金罰則,放棄了定金罰則,無論哪方違約,均承擔貳拾萬元違約責任。

  二、本案是被答辯人違約在先,答辯人并沒有違約,而是依法行使法律賦予的先履行抗辯權(quán)。

  根據(jù)房屋買賣協(xié)議第三條之約定:“待買受人付清全部房款(交款時雙方同時到ⅹⅹ縣信用合作聯(lián)社將出賣人的該房的抵押權(quán)證全部取出)后,出賣人不再享有該房的任何產(chǎn)權(quán)和國有土地使用權(quán),此房的一切房產(chǎn)所有權(quán)和國有土地使用權(quán)即歸買受人所有。”該約定說明被答辯人有先付清房款并協(xié)助答辯人到銀行取出房產(chǎn)權(quán)屬證明的義務,然后答辯人才有協(xié)助被答辯人辦理房屋產(chǎn)權(quán)過戶手續(xù)的義務,雙方履行義務有先后之分,即被答辯人履行義務在先,答辯人履行義務在后,現(xiàn)被答辯人未付清購房款,根據(jù)合同約定,答辯人有權(quán)拒絕交房和辦理過戶手續(xù)。

  綜上所述,被答辯人違約在先,答辯人是合法行使法律賦予的先履行抗辯權(quán),且被答辯人要求全面履行合同義務于法無據(jù),因此,請求貴院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此致

  ⅹⅹ縣人民法院